时间:2022-08-30 02:20:47 | 浏览:3160
曾经在东坡先生的《于潜僧绿筠轩》中读到:“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中国的文人雅士,对竹子有一种深深的迷恋。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的竹,代表了不屈的风骨。
所以很多次我幻想过,若有那么一处居所,是四周茂竹环绕、山清水秀,该是多么惬意自如。所幸,我在一个古镇找到了想象中的地方。
通常能被称之为古镇,都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并且大部分建筑至今还要保存完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而有着很多底蕴深厚的古镇,大多都在江南和西南地区。
今天带你们去的,是兴坪古镇,位于桂林市阳朔县的东北部。
乍一提到兴坪古镇,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因为这是个不甚出名的镇子。
但阳朔,拥有着秀丽的漓江景区,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人间天堂。韩愈一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传唱了千年,极言漓江的水如青罗带一样柔曼迤逦,漓江的山如碧玉篸一样翠绿峻秀。
知道吗?20块钱人民币的背后,就是漓江风景。
而兴坪古镇,是它的取景地。
清澈的漓江在兴坪古镇这里调皮地拐了一个弯,于是桂林山水成为传说,这才有了第五套人民币背面的惊鸿一瞥。
尽管有着这样的光环加持,你在兴坪古镇却并不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安静才是它的主旋律。除去烟火气最重的清晨和傍晚,人们为了生活发出大大小小的喧嚣之外,整个镇子都是清冷、平和的模样。
究其原因,大概是漫长的岁月里,兴坪古镇养成了一贯低调的气质吧。
三国时,这里属于熙平县治,治所设在今兴坪镇狮子嵅村。公元590年,熙平县治迁往阳朔镇,熙平好似被人遗忘了。近2000年的时间,熙平又日渐被讹传为兴坪。
今天,你还能看到古熙平的牌坊,无声地告诉人们,逝去的辉煌。“古镇存雅韵,人家自清心”的对联,则完美概括了兴坪的特点。
漫步在古镇长达1公里的兴坪古街上,两侧青砖黛瓦的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
建筑都不高,基本都是两层,中间夹着一条石板路。
行走在坚实的石板路上,你只感觉,古旧的建筑瞬间将你带回了过去的时光,这是老兴坪人的一份共同记忆。
有些建筑的外墙剥落了,却更凸显出古镇的底蕴悠长。
慢慢走、慢慢看,天光将建筑、街道仿佛都打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滤镜。几条电线横在半空中,将一户户人家串在一起,在朦胧中多了点真实感。
有人在家门口晒柚子皮;还有人晒竹片,远远地就像是铺了一条别致的小路。
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什么特别商业化的气息,能看到的只有当地人闲适的生活。即使支个摊子,也只是随便看看。享受生活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在兴坪古镇,你会感觉时间仿佛都放慢了脚步。只有爬在古建筑上的青苔痕迹告诉你,这里经历过漫长岁月。
纵使外界发展迅猛、天翻地覆,那又如何。当地人还是悠闲自在、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看完古街、古建筑,当然还要去看漓江。
有一句话说得好:“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另一句,那就是“漓江佳胜在兴坪”。
想感受漓江最美的部分,那一定不能错过兴坪古镇。
沿着民居之间的小道,可以一路走到古渡码头。
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开阔的青山绿水。你可以沿着水边的台阶,走得离水面再近一些。
更远处其实是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的,只是因为近处的绿树太繁茂了,甚至连山都遮蔽了。江水是极致的清透,没有风的时候,就像一整块碧绿的翡翠。
江中停着一条竹排,这边,一个写生的女孩子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了眼前的一切。
比起古街上的民居,江边的古镇建筑因为被重重绿色包裹,显得更加柔和。几棵古树像是伸开了欢迎的双手,吸引着人们前去探秘。
有些建筑看着已经荒废很久了,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绿色植物的乐园。说不清的小生命,霸占了人类的家园,自顾自地汲取着阳光、雨露。
就连台阶,也是一片郁郁葱葱,想走上去,都无处下脚。
还有的民居,只剩下了大框架。孤零零地站在绿地里,宣告这家人,曾短暂地拥有过这里,最后还是归还给了田园。
竹林中的一条路,好像走过,衣角就能沾上竹的清新。
在这样的环境里居住,哪怕只是一周、一天,也能感受到最纯粹的质朴,这是不同于城市的感觉。它会让你,从此只想停在这里。
又遇到三三两两写生的人,应该和江上的女孩子是一起的。不知在他们的笔下,又会诞生什么样的精彩。而又有多少人,会通过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表达,从而知道兴坪古镇的存在呢?
走过那么多古镇,不敢说兴坪是最美的那一个,但却是气质最清冷的那一个。即使到这里,我仍然觉得自己还没有写尽兴坪的特别,大概需要你们自己来看了。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
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CFP/携程签约摄影师、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知名旅游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秒拍达人、微博旅行视频博主、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
1932年在中学读书时受教于花鸟画家赵梦朱,后拜梁树年等为师学习山水画,1933年,经画界友人推荐。白雪石,原名增锐(1915.6.12-2011.4.22)。斋号何须斋,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
曾经在东坡先生的《于潜僧绿筠轩》中读到:“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中国的文人雅士,对竹子有一种深深的迷恋。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凌霜傲雪的竹,代表了不屈的风骨。
继华春莹点赞桂林平乐柿饼后,5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也关注了中国桂林推特账号,成为了桂林的粉丝之一。且在5月16日,赵立坚就发布了展现桂林喀斯特地貌之美推文,向海外网友推介桂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太美了。
广西的桂林山水:秀丽的山水和大气为世人传颂千古,不可错过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在空闲的时间去看一看祖国的好山好水。那么提到祖国的好山好水,我们第一想到的绝对是广西的桂林山水。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每一个人都想要到桂林来感受一下独具魅力的山水风光。
我们都知道桂林素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成为很多人出门休假游玩散心的选择。最近,趁着元旦假期,我也前去游玩了一番,对比了网上诸多所谓的网红大v的游玩攻略,还是觉得不应该完全跟随网上的攻略走。关于出游时间众所周知,桂林的旅游旺季是在夏季,4月
“书画名家赏鉴”诚谢您的支持!山水绘画大师——白雪石(1915年6月12日-2011年4月22日),原名白增锐,斋号何须斋,出生于北京从1973年开始,赴广西桂林十几次,沿漓江两岸徒步旅行写生,经过
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使得桂林名扬天下,多少人为之向往,也让无数文人墨客留下赞美诗篇。“桂阳江上石凌空,谁作丹青画本工。”“桂林四季驻春风,漓水一江似酒浓。
广西旅游的精髓在于桂林,桂林是每一个到广西旅游的人必去的城市,它是一座以山水秀丽和文物古迹众多为主要特征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它们是桂林山水的精华之所在,山青、水秀、洞奇、
漓江又名桂水、桂江、癸水、东江,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以流域孕育的独特绝世而又秀甲天下的自然景观桂林山水,“江作青。桂林漓江风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
受疫情影响,出差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也没有什么机会出去与桂林的风土人情近距离接触,实在有点遗憾。据百度词条介绍,桂林原来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自广西建省800年以来,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雨后的漓江,碧波荡漾,如诗如画。作为桂林山水的象征,象鼻山正笼罩在薄雾之中。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桂林市象鼻山公园考察,并同游客亲切交谈。象鼻山是桂林市的城徽标志,位于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因山形酷似一头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
桂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地貌,整个城市山清水秀、一水抱城、洞奇石美。1:象鼻山2:叠彩山3:独秀峰靖江王府4:两江四湖夜游。一:象鼻山象鼻山在桂林市区象山公园里,象鼻山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叠彩国潮风云起。5月19日,由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桂林旅游提档升级战略发布会暨“桂林叠彩•千里江山”国潮文旅新消费品牌合作发布会在宏谋大酒店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钟洪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国家开发银
桂林是上天的宠儿,赐予他们好山好水好风光。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山水甲天下,闻名遐迩。在夏商周时期属于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时期,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但治所并不在如今的桂林。这也是桂林这一名字的由来。汉武帝时期,桂林隶属于荆州零
10月3日,在遇龙河景区,由竹排组成的720米长的“金色巨龙”在烟雾萦绕、如梦如幻的遇龙河上蜿蜒巡游。(白沙镇政府供图)周彦书记(左三)到兴坪派出所检查指导工作 通讯员黎俊 摄周彦书记(中)到高田镇调研考察乡村振兴 通讯员刘健荣 摄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