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6 13:38:21 | 浏览:4762
桂林漓管委创建漓江游览排筏管理体系,实现限量化、公司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运营。
桂林漓管委实施漓江生态修复,提升景观环境,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广西首艘五星级新能源豪华游船采用电力推进系统,有效保护漓江生态环境。
桂林漓管委创建联动执法机制,漓管、公安、海事、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开展漓江联动精细化执法。
桂林漓管委构建“天空地水”一体保护体系,启动建设“数字漓江”5G大数据监管平台。
□本报记者刘倩 通讯员王旭
春日桂林,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青山环抱之下,清澈的漓江缓缓流淌,两岸的凤尾竹深青浅绿,摇曳出点点春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唐代诗人韩愈对漓江的赞誉,一千多年后的人们依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
4月22日,桂林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桂林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设立“漓江保护日”的议案。会议决定,自2022年起,将每年4月25日设为“漓江保护日”。
漓江——她所代表的意义和内涵早已超越了一条河流本身。她是桂林山水之魂,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也是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更是一张世界瞩目的“中国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对漓江保护工作十分关心,先后6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第一站就来到桂林,对桂林市全力以赴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等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谆谆叮嘱要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赋予桂林市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保护好桂林山水等新使命、新要求,为桂林做好漓江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那张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凝望漓江山水的照片刊登出来后,更是让桂林全市人民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激发了全市人民保护桂林山水、守护桂林良好生态的决心与动力。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桂林漓管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保护漓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突出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牵头抓总,统筹推进,与各相关县区和部门齐心携手,全力呵护好桂林山水,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让这份“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以最干净美丽的容貌呈现在世界面前,让漓江这一人间美景永葆清澈,永续流淌。
漓江保护工作也成为“桂林样板”向全国推广。2021年6月,中央改革办刊发宣传推广漓江生态保护改革创新经验,为2018年以来广西唯一被中央改革办刊发;2021年11月,国务院在全国范围通报表扬漓江生态保护典型经验,是唯一入选江河治理典型。
牢记嘱托 扛起科学保护漓江重要使命
“桂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而漓江是核心中的核心、竞争力中的竞争力。”基于这一共识,我市把保护漓江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头号工程”,把漓江保护治理作为生态立市战略的重中之重,把漓江保护治理作为重要政治责任。由市委书记兼任漓江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兼任漓江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责权。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坚持系统治理、坚持绿色发展、坚持严格法治”。桂林漓管委坚决落实史上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不断深化漓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漓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保持好漓江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同时,为了呵护最美漓江,桂林漓管委不断筑牢构建法治保护体系。积极对接促成桂林市与自治区法检两院、生态环境厅四部门共同签署《建立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障服务联动机制框架协议》,自治区检察院出台16条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开展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河长+检察长”联席会议暨秋季联合巡航执法活动。开展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专项监督,推动建立纪检监察执纪协同问责机制,漓江沿岸10个县区纪委监委及派驻相关部门纪检监察组协作配合,共同保护漓江。积极推动启动修订《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列入自治区人民政府立法工作计划,配合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出台《桂林市喀斯特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例》《桂林市灵渠保护条例》。
强化“三治” 让漓江焕发“青春态”
从桂林市区溯漓江而上,来到灵川县青狮潭水库。这是漓江最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水库的水变清了,又回到了小时候看到的模样!”家住库区公平乡五美村委梅子自然村的苏喜冬说。
一年来,桂林漓管委积极推动治乱、治水、治景“三治”工程,让漓江持续焕发“青春态”。目前,漓江干流国考断面水质常年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漓江水质稳居全国前列。
为了加快开展漓江支流综合整治,桂林市漓管委积极推动市委、市人民政府出台《漓江城区段支流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桂林市漓江城区段支流综合整治指挥部,按照“覆盖城区中心、拓展市区全部、延伸漓江全域”全面实施,基本完成漓江城区段10条支流的乱象问题集中整治,切断污染漓江水质的源头,同时启动“治水”项目建设。
去年以来,我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治行动,剑指破坏生态环境乱象。
漓管委、农业农村、海事、公安等四部门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动执法制度、专题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等机制,开展秋季联合巡航活动。重点联合属地政府开展沿岸洲岛滩涂破坏生态环境问题规范整治执法,发布禁止烧烤、野炊、乱扔垃圾公告,组织全面清理河滩卫生,规范游客游览及车辆停放秩序等。
“实施了生态修复工程,我们村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游客也多了,大家更有信心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漓江生态修复工作得到了阳朔县兴坪渔村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誉。
加快实施生态修复提升工程,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遗产地的原真性、完整性。目前,桂林喀斯特生态修复项目三期全面完工,生态修复点位8个、面积达5.7万平方米。经过三期工程修复,漓江生态修复成效显著,阳朔兴坪渔村生态景观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村民的民宿入住率和农家乐接待游客量都明显增加。
同时,桂林漓管委还完成蚂蟥洲、大小洲生态修复一期截污工程,让漓江市区段洲岛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并指导各县区开展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各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漓江生态景观修复工程获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确定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设区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典范。兴坪渔村渔业队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伏龙洲生态修复工程等两项获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通报表扬,列入2021年广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个典型案例。
科学利用 “最优生态”引领文旅产业腾飞
上海游客王秀华乘坐漓江游船欣赏桂林城徽象鼻山美景。清澈的漓江、惟妙惟肖的象鼻山,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大象’真的好像在喝水。导游,桂林会有枯水期吗?枯水期漓江水少了,‘象鼻子’还能喝到水吗?”导游安鑫笑着解释说,为了给漓江补水,我们桂林在漓江上游修建了3座水库,通过科学综合调度补水,象鼻山的“象鼻子”再也不会“吸”不到水了。
如今,通过科学调度补水,可使漓江桂林断面河道枯水期流量补充到每秒60立方米,改善了漓江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通航条件,保障了漓江供水、农业灌溉、防洪和发电等综合利用,对解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漓江从此告别由于沿途落差大、流程短而造成的“雨季洪水泛滥,旱季枯水停航”的历史。
去年以来,桂林漓管委坚持突出生态优势转化,不断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努力将漓江黄金旅游带打造成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示范区。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游船应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应该是漓江游览的一道风景线。为加快打造国际一流漓江水上游览项目服务品质,桂林漓管委印发《漓江5A级景区常态长效管理方案》《漓江风景名胜区精华段五星级游船试运营管理方案》,完成磨盘山、竹江等客运港品质提升改造,首艘漓江五星级高端游船“骏达之梦”建成运营,广西首艘五星级新能源豪华游船“桂林旅游号”正式开航,漓江星级游船达156艘,漓江景区年度游客满意度达99%以上。
去年以来,桂林漓管委还抓住文旅复苏的宝贵时机,大力推动水上游览强势复苏。不断丰富“分级分时分段分形游”内涵,开通试运营“阳朔至福利(往返)”水上游览航线,创新开展“献礼建党百年,致敬老党员”活动,实施“广西人游漓江”“桂林人游漓江”“漓江有您·桂林有礼”等优惠促销政策,粤桂三市(桂林、贺州和肇庆)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湖北十堰市居民同等享受,共惠及6.8万人次。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桂林漓管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上下同心、齐抓共管,把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的精神,以“让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漓江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为总体目标,以“牢记嘱托、保护为重、治理当先、管理从严”为总体要求,以“统筹发力、精准治标、系统保护、科学利用”为总体思路,携手“治乱、治水、治景”,全力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全力呵护好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这块宝地,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营造最佳生态环境。
(本版图片由桂林漓管委提供)
新华社南宁8月18日电 题:全力呵护漓江山水——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修复观察新华社记者卢羡婷、林凡诗、黄庆刚秋游漓江,暑热散去,偶见白鹭嬉戏、鱼翔浅底,两岸青山翠竹婆娑、知了声声几许。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间,不由得发出“江山如画”的感慨。
光明日报记者王瑾雯周仕兴“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考察漓江阳朔段时,非常关心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广西桂林漓江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秀美的风光令人沉醉。日前,记者再访漓江,江面上游轮、排筏络绎不绝,碧浪层层打来,不少河段清澈得可见河底水草,不时有白鹭在江边飞起飞落。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面向世界开放的风景名胜区,漓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旅游特色1、1982年11月漓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要求重点保护。1991年12月漓江风景区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名单中名列第二。1996年11月漓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2、漓江风景区是世
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这里是百期经典文化传播系列《诗行天下》,由湖北之声与“诗词世界”联合出品。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
继华春莹点赞桂林平乐柿饼后,5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也关注了中国桂林推特账号,成为了桂林的粉丝之一。且在5月16日,赵立坚就发布了展现桂林喀斯特地貌之美推文,向海外网友推介桂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桂林,太美了。
2019年国庆去的桂林,10.2出发10.6回,记录一下吧,因10.1台风关系,10.2飞机晚点到下午才起飞,到桂林机场出来是晚上6点,然后坐车直达阳朔,当晚就去了西街,虽说这一类街风格都差不多,可是热热闹闹的,随意逛逛也很开心,晚饭吃了啤
桂林旅游攻略必玩景点介绍,桂林导游的桂林旅游三日游多少钱桂林自由行找桂林导游大阿哥桂林山水,令多少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也吸引了多少人为之神往陶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这人间福利的奇山秀水。船游或漫步两江四湖,到龙脊梯田摄影,在漓江上泛舟,
作为桂林最重要的河流,漓江仿佛是一片叶子的主脉络,能量充沛,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养分。山水桂林,情动漓江漓江的水不深,却有着某种巨大的能量,在河流与山石的环抱间流转千年后依旧生机盎然。无数支流瓜分着她,形成了更细微的脉络,这些脉络彼此交汇融合,。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岩溶景观旅游区。漓江风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总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有“桂林山水第一”的美称。以桂林市为中心,包括漓江、支流桃花江和新安运河。灵渠从北兴安,从南到阳朔长达150公里以上。
本报记者陈娟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漓江阳朔段考察时,引用古人诗句感叹桂林山水甲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
央广网桂林4月26日消息(记者张垒桂林台记者韦玉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经过多年科学系统的整治,漓江又恢复了往日如诗如画的美景。桂林市灵川县滩子坪村紧靠漓江,在村民何吉胜的印象中,几年前,村
王立新 “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些诗句从小就知道,也许就是当时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知道的,所以说从小就对桂林山水、苏杭二州充满了向往。记得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所在的县城那天是农历九月十三古庙会,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着小。
3月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大美微视频”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大美中国·探春·桂林高新七星区》的微视频,并在央视网同步发布。这是桂林高新七星区连续第二年登上央视新媒体“探春”系。3月伊始,万物复苏,桂林也迎来了一年中特别美丽的烟雨漓江春景。